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通靈少女》看見我幾個重要經驗與過程

今天十點時,大概晚了五分左右,看了第一集的 《通靈少女》 ,裡面劇情跟宮廟與台灣在地民間信仰有關確實有引起我興趣,加上朋友都有分享這片,本來沒這麼在意播放時間,剛好提醒了我,之前看過一些文章介紹可以看看:《通靈少女》第一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確立台劇新風貌與新典範 。


當女主角在說「為什麼我要做這種事。」、「感覺都有聲音說我要做一般的事,好像全世界會阻止我。」


那位阿伯(廟公)說:「啊!你就是帶天命下來,母親託付給我,給你過世老爸積陰德。」


前面第一句問題我有問過類似,我曾非常憤怒對我家說「為什麼把我生下來,為什麼要做這些沒有用得事!!」。然後「為什麼我不能跟一般人一樣?」不論認同或是背景,我也曾在心裡怒吼過。


最後一句聽來很靠北(廟公那句,我也被這麼說過),現在我也會翻白眼。雖然知道是真有其事,但不一定在今生派得上用場,今生課題還是要繼續做,可以累積來世就是,或是化為祝福,不過是也有方法可以調用就是(沒事不會做這個就是)。


不過傳統真的會這麼說,但我如果會說,是我們有機會用不同角度與視野看不同的人生,經驗與學習,就像最後女主角在問的「你會因此後悔當明星嗎?」


那「不後悔」的回答,是女主角重新思考學習的過程,我認為是。也是我曾聽過一些故事自己也經驗過一些過往時,我也從這些故事回答裡學習,即使以前都覺得「乾我屁事」,這段過往活生生搬上螢幕真是好氣又好笑。

我家廟,或說神壇


看完第一集,真是心有戚戚焉啊!
從這幾年學習與體認,一路回看這些,無奈、憎恨、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過程,當我都不想要有這些的時候,我發現我也什麼都不是,然後說不出所以然。
當我碰壁與痛苦的時候,這個「根」也依然在我身上,給我協助與滋養,那是個重新經驗的過程吧!
與其說跟神明和解,不如說就跟自己和解與重新認同的過程。
不過烤餅乾跟蒸紅龜糕這件事,對我來說頗有趣的比對,然後我蠻佩服女主角的轉念蠻快,我倒是以前可是拿不出這東西到我班上。

然後漸漸在我這幾年發現,真的是我家附近很多耶!去了其他地方不傳統市場之類地方還沒有,然後比起一些糕餅的精緻,反而這些東西有股樸實的風味,最近只要買菜我都會買鹹光餅跟雙胞胎,今天才買說 XD
蠻期待後續,剛好討債這部分我家有過,但不是對廟就是,但我家也蠻保護我們小孩,沒有直接面對這部分。

最後他第一集就有個問過世情人,但明星是同性戀,這部分我深刻可以理解,說不出口的問題,我家因為是家廟我不太能像其他來的信眾直接說,但是通常我要問一跪下去,他就知道我要問什麼,記得我有次問事的經驗,我還沒說他已經幫我說完(沒有明指什麼事,那是我在建教合作的時間),當濟公師父說完忍到整個流程結束我就跑到旁邊大哭了。
說時在我面對醫師、過去老師(連同輔導老師),我都無法清楚說我的問題,他們也沒那時間,也有些帶有眼光看著我的問題,有些不好經驗,廟宇的「問事」變成一種,有時候我不太需要多說就被清楚了解的狀態,也有種對方也不見得知道(某些起乩的狀態),讓我有份安心,除了不在我家問以外(因為構連我家議題,反而更不好說出口) XD 不過現在自己要在家廟問只要不過度涉入某議題,倒是沒差了,怕我阿公起乩到嚇醒 XD(曾聽過真實的笑話)。

問事時被我側拍 XD
廟宇作為比起心理諮商還有許多貴得要死的身心靈還要跟親近的存在,更貼近生活,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信仰,但確實是一個真是有「台灣感受的存在」,忽然想到本週五社大也才在聊媽祖繞境這件事,台灣民間信仰一直都是支撐整個社會運作的主要支柱之一,曾經做過宗教論文蠻有感觸,我應該做這樣論文我畢業比較快 XD。

題外話:比起其他宗教以及所謂身心靈(不過我跟一些朋友也在摸索一種真的可以貼近我們生活方式,簡單也有用方式,技術有但是重新整理過的東西,可能也比較陌生,另外是可以過生活),民間信仰的門檻相對低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