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

從改名的「再」開始

用網誌抒發心情,以現代人的速食資訊不見得會看這樣的長篇網誌。但我仍想使用這樣書寫與分享,也許舊制是想照到一個可以真實來「聊遇」的對象。

網誌改名從個人抒發與生活經驗,走向一個人整理專業經驗與生活對應的分享,當然同時有宗教、技能與感受的結合,走向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修行道路。何以說心不甘情不願,因為好像不這麼做就無法獲得金錢自由與幸福,但是修行是一個面對各式情緒、各式生活議題的痛苦歷程,而且會令我起煩躁心有時候甚至很想摧毀這世界與關係,因為這個世界規則、法律制訂、國族與貧困的議題,讓我非常反感;但也許是「相由心生」,我看到外境皆由我所思所造,包含家裡,所以我選擇看到這樣的世界,然後自身也無法改變,無力成為情緒的憤怒與逃離的行動。

我因為個人困頓(金錢、生活與關係),不得不反身回去修行的路,因為曾在困頓中有固定的修行,確實會讓我生活狀態穩定與內在平靜,即便外境仍然不友善,但整體感受與關係中的「善」卻因此變得漸好很多,但也確實外境仍會有誘惑與慾望,當我進入茫然、不穩定狀態的同時有些東西會出現,又會再進入掉落。

我重拾過去學習的芳香療法、精油按摩、經絡理療的專業,找一位大哥合作按摩工作室,當然顧客就要自己找,從過去個別按摩協助的朋友(不固定地點)與自己的交友網絡中,慢慢拉回有固定地方、協助流程以及可以做實體教學的狀態中;回到曾經在老師、朋友公司、基金會踏實工作的自己還有專業學習的再實踐。但即便有很多專業學習技能在證照化時代確實我目前一張證照都沒有。這也是未來要逐漸取得一些我認同專業技能、領域的相關資格,我目標期中之一。

「德瑞」是我在佛教受居士戒的法名,使用這名稱也就代表我必得要正式走上修行的路,在生活中人際關係裡、工作裡、團體裡與按摩中彼此身心靈共學共修。所謂修行的痛苦其實就是斷捨離一些不必要的慾望(包含支出),另外就是對一些人事物的遠離,我確實對於一些抉擇上難以下定決定,但最近也發生一些事件,已確定了一些狀態那也就往下前進吧!

淨化自身與重新靜坐冥想是我現在必得要做的事,然後真實面對過去那些負面創傷以及衍生出現在行動與情緒,我想就是我必得要執行的事。

人的靈魂與生命如同鑽石般明亮也富於風采,但需要生活經歷練與刻痕,這就是寶石如「玥」,最後在「築」中的空間裡相會。

上述三段是我名稱的由來,我跟你都富含精彩的生命歷程,而我們再相會中因緣裡所築起空間裡繼續分享這樣光彩也為彼此添上或刻上嶄新的印痕。

看很多經典與小說漫畫中總是提到惡魔喜歡人的靈魂,因為有覺知與行動的靈魂總是富含光彩而且越是乾淨之人的靈魂在人群中也顯得耀眼。這也就是為什麼修行之人總是散發光芒;我非潛心修行的得道者,也非生長在真正的宗教世家、中產階級的人家的乾淨生活,所以「玥」是天然的寶珠,是外環境與過去生活中不易受保護下、為生活掙扎求生下的生命刻畫帶來的光彩;我如是想,看到這樣的文章的你也亦是;但即便在宗教與中產以上的你,一樣因為生命遭受痛苦,你也是「玥」,只是在生命開始,選擇在不同社會階層下被打磨映照出另一種光彩。

願我們都可以彼此相會共學,這樣文章,獻給一路陪伴我的家人、朋友與看完的你。

願我們都可以為彼此生命中點亮一展明燈,阿彌陀佛~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最近生活所感:冥刻的告別式


我們

在現實中死去;在虛幻中連結
在現實中告別;在虛幻中相見


多少未盡之事、未說完的話,在迴光返照的那一刻,用淚水道盡了。
但最後仍有一絲的嘆息~


但何以現實與虛幻,手掌觸摸不到就是虛幻嗎?
在黃昏的彼岸,最後微笑告別,消失的你,留下的我,何來惆悵感~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我想要的生活:一天的休假與《幸福路上》觀後感

連續上班八天到今天休假,以過往經驗我應該都是睡死在家裡。
不過因為工作習慣關係,我八點後就會醒,雖然還是賴床到十一點。
中午與大妹逛了市場買了些菜,吃了頓簡單的麵攤。
結束就一個人去看了《幸福路上》,結果意外的客滿,即使快下檔甚至有人說票房不理想,但我想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在我前頭一群人的年紀有大有小,即使今天是平日還是很多人來看。

因為在公館,就轉去我預計要去的書店,本來找尋我想要的芳療書,但在熟悉的架上找不到,而熟悉的老闆娘因為一群中國客弄得無法分身,就在書店裡轉了轉,找到其他想要的書,意外收穫另一本預期外的芳療書,寫得方式我也很喜歡,也買了唐老師的占星書,以前都不太買這樣的書,但跟著好友學占星,而唐老師講的方式我蠻喜歡的,從去年到今年有種重新出發的感受,就給自己一個新的凱使,就2017與2018對我來說都是極為深刻與認為重要的一年,最後買了跟寫作與塔羅的書,對於寫作也許我還不夠吸引人甚至有些事情我講不清楚,但我仍想好好努力一下,用一種另類的自修方式。




買了三本發現錢就差不多,剛好我要的書沒了,就留到下個月,後來就是今天最主要的事看《幸福路上》,因為播映的影願變少,我只好難得跑到光點華山,我發現從去年開始我還蠻常來這,雖然都是跟朋友來,今天是我自己為了要看電影而來,購票後離上映時間約半小時。

本想買背咖啡坐下來順道看看書,不過時間太短做罷,想找個水喝卻沒帶水瓶也沒有自動販賣機,都是高檔咖啡店還有文創商品店,頓時覺得這些東西在我當下連個水都不如,一點也不實在也不實際(對此升起某種厭惡感),不過還是買了一個天然蚊香純粹我喜歡,結果跑出華山快速去便利店買水來喝,再去看電影。

《幸福路上》這部動畫電影,整個故事對我產生了某種「共感」,用一種動畫幻想式的方式與樸實無華的畫風,還有敘事方式講一個平凡的故事,這些發生在從經濟起飛的末期到現今的台灣,有幾段有點沈重感也有種我生活的樣貌被「看見」的感受,我們跟主角一樣都曾經歷,如今也有經驗過,一些同樣、相似的話語。
台灣社會下勞動階級的生活家庭,有著不同種族與傳統信仰的長輩,我們也曾幻想,想要出國,換一個生活享受種名叫「自由」的空氣與氛圍,好似出了國過了生活,我就是一個跟過去跟看到的人不同生活的階級與層次。
但走過經驗過,驀然回首發現不是這麼回事,有很多片段因為都同樣經驗過,讓我想起過往與家,第一次含淚又帶笑看完一整部電影,最後有種感人與感慨。

我很少看電影,但我還是第一次看電影是電影裡講笑話的時候大家一起笑,講一些事件身旁的人都拿起衛生紙拭淚,結束大家都聽晚整首歌,看完所有致謝,燈打開了大家才離開。每個人幾乎都拿著衛生紙。

電影裡,看到就是在台灣常民百姓的生活,一個勞動階級的家庭,閩南語、原住民都曾被列為矮一階的存在;民俗信仰、原民的巫師都是被列為怪力亂神、騙吃騙喝的存在,我曾經也被這樣說過、對待過,讓我不知不覺泛淚,父母辛苦為生活打拼的身影,我的父母也曾被自己說「我不想跟你們一樣」,每天流於工作的悶與僵固,看不見未來與幸福,離自己心漸遠。

電影的很多片段,我相信同樣生活與經驗過這些時代的你我,都會有很有感處,解嚴、921、第一次政黨輪替,去參與遊行或一些活動家人都會因為擔心說出類似的話,父母期許、社會期許、自己的迷惘,即使摸索中,但慢慢走出自己路。

主角很貼近我,而我很喜歡裡面阿嬤這角色,有著民俗式助人模式,有著很貼近平民百姓人家的象徵,帶給的事自然、純粹與溫暖。

這是一部我會想收藏的電影,讓我想起過去一部名為《活著》的講述大陸時代變遷下平凡百姓的電影,也讓我想起一首歌〈外面的世界〉。驀然回首幸福就在自己不遠處。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防制愛滋與醫療的多元選擇性


為期兩天的2017愛滋防制工作坊(8/2930),主辦為衛福部(衛生福利部)的疾病管制署,主軸談論如何培訓執行愛滋防治的同儕輔導員。但少提到其他醫療協助的可能性。過去這樣的政府活動,很少有機會民間團體(NGO組織:非營利組織)可以一同參與,這也是政府與NGO連結的轉變。

近年政府做出許多合作與努力,像是兵役、性犯罪、入監服刑、捐血等一定會有愛滋的檢查,也鼓勵同志檢查外,在異性戀的婚前檢查、懷孕生子都會建議檢查,然而,疾管署的發言人提出做為成本考量依然設定「男男性行為」為高傳染族群。但疾病是不會看人,許多異性戀者都是到了發病或生子才得知感染,檢測應該不分為何種性行為。

希望提高固定篩檢與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的機率,篩檢率和接受治療率低,主要是因為「污名」造成的歧視與壓力,再者,社會許多聲音仍會認為感染為自作自受,造成許多人即使做了篩檢後都不願意到醫院做詳細檢查與後續治療。

解開污名還有藥物副作用造成的不敢檢測、無法持續醫療,做出陪伴支持團體是這次工作坊的主旨,也是未來不論政府、NGO都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不過政府對於愛滋疾病強調「監控、控制、教化」,說服人們只要「吃藥」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源和結果,卻沒有提到藥物會帶來的各種副作用、斷藥的風險。

另外會中不斷提到PrEP(事前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可作為預防愛滋的多一項選擇,這與事前避孕藥真的蠻類似。卻沒有提到說當感染後在處於健康狀態下有其他醫療選擇、服藥後許多副作用可用什麼方式處理,抑或服藥後當病毒控制到測不到有其他醫療的嘗試實驗,在場中沒提到甚為可惜。

在台灣近年開始提出許多輔助療法、自然醫學、中西醫療整合,我認為有許多有持續檢測狀態下或已經抑制病毒到測不到狀態下是可以做出的選擇,找到屬於自我的「醫療自主權」,不是只有不斷服用西藥來面對愛滋作為唯一的選擇,我認為醫療也需要做到提供多元醫療選擇,而陪伴團體也可以提供除了一般心理社會支持外的其他協助。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慢慢了結的時刻,要再往前


今天最後一堂心理劇,結束了!
也一季過去,一件件事,慢慢了結與完成。

蠻好的,這段期間收穫很多,有很多故事觸動,有反思也有啟發,結束覺得有點小不捨,不過有緣還是會跟一起做劇的朋友相會就是。

整個協作心理劇過程也對應到最近發生的許多事件,學校的、工作的、論文的、社大的與家裡的,這些的交會點因為心理劇、論文梳理、社大協作,有了沈澱,一個個塵埃落定也有分「清晰」,雖然論文還沒產完,不過一路的收穫也比起那份文憑與論文更值得。

論文則是這些學習後拉起一部份「責任」,但更多要做的事情,則在論文與畢業之後。
有分暖意在心頭,有分動力在體內,溫柔告訴我好好前進。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端午節的一天—取「午時水」




今天祝福端午節快樂! 雖然過中午就算過了。

一早跟許多有民俗信仰的朋友一樣,要拜拜,拜天公、神靈(我家有請神)與地基主
接著就跑到淡水天元宮,拜拜外,為了取「午時水」
主要午時(11點到13點)之間的水,還要曬個15~30分鐘。

以前會去山上取,今年想說順道拜拜,我還是第一次取水要排隊。
平常沒這麼多人就是,另外就是沒想到會認為過去古老智慧依然有用的人還是不少。

把屬於太陽的能量鎖在水裡,但就想說跟「夏至」這節氣有什麼不同。
問了一位研究道教的老師,她回答:「八節之氣皆可用,沒有哪個較好的問題,端午陽極一陰伏之氣。不是夏至可取代的。就像冬至陰極一陽生一樣。」

從這解釋看來,「夏至」為純陽之氣,而端午還有一點陰氣,但並非不好,只是做為我們身體平衡,這也夠用,夏至確實蠻炎熱,能量上來說也許對一些人來說過於強烈。

對我來說又複習了一課,也許你會問我說為什麼要取水,平常也許有人會說迷信民俗信仰,但能量這東西確實可以感受,甚至我們身體不適、感冒都也由此發生與引起,為什麼季節轉換特別會發生,即使西醫只會說因為溫度變化,確實是,但什麼造成溫度,溫度何以影響,也都是在物理學最後轉換的詞語能量囉!

午時水泡茶、製藥甚至在季節轉換作為一種無形能量保護都是有用的。
而我家也有家廟神壇,會問事辦事,所以會用到符水,加硃砂有協助畫符之用。

我朋友會用午時水做手工皂,發現保存時間比平常做的手工皂更久,而加上艾草、菖蒲等做出平安皂,有些朋友回饋是有安神以及情緒不穩有協助效果,我想就證明一種古人智慧吧!

每個換季如果你有固定看中醫、芳療師或各式輔助療法的方式,不論中醫、芳香療法、花精花波都會告訴你要換藥或是換一些協助的東西,為的事在每個季節到來產生的變化,我們身體會感受不適,都是為了「平衡」自身狀態與能量。

我朋友們老一輩也流傳,要用午時水+洗米水清洗地面,掛艾草或燒艾,都是說一種淨化空間以及代換新的季節能量的到來。

我家裝的水,也蠻多有兩大桶是宮廟用
午後去北投泡腳真棒!
今天祭拜後最後戶外行程在北投的泡腳結束,午後回家泡茶,晚間就是家庭在家吃粽聚餐。
一天的家庭日,也是告訴我換季了,世界都在改變、每個人都在改變。
有時候會覺得,人生汲汲營營也許就只是我們活在這天與地之間,感謝天地孕育以及家族相伴,感受四季更迭、悲歡離合,有苦有樂,但也不過就如此單純罷了!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與過去的「玫瑰少年」相遇




今天與《玫瑰少年》相會,是葉永鋕的故事,同時翻找鷺江楊同學的報導,有很多相似甚至一樣的故事。

我進熱線才知道《玫瑰少年》,後續發生鷺江的事件,我始終沒有勇氣翻看他們的故事,那些報導也都一律封存在我記憶的一角。

配著酒、聽著歌,看著他們的故事,相似到令人心痛,我比他們幸運嗎?所以我活著嗎?
想著這點,有點感慨,活著是我把感覺封閉,當了好多年的「活死人」,把那些污名當作正常、當作生活一部份,直到有天我的姊姊們對我說「你怎麼可以把那些難聽的字眼,當作理所當然?不應該是這樣。」

才意識到有些東西,我「自動封存」,過去國中以前經驗幾乎一片空白。

因為熱線關係有些過去生命故事被翻出,但到今天才是真實跟「過去的我」相會,才知道一路以來的某些病痛從國小開始,憋尿憋到尿不出來去看醫生,不敢在學校上大號,憋到如今偶而都會便秘。

故事相似到令人自己也都流下淚,不過既然我還活著,就有我需要繼續往前的事,繼續書寫,也比起過去不在「悶痛」,因為看見「悶痛」是什麼。
也真實看見過去痛苦的我,憂傷的哭泣,但也不只是我,還有我家人,我們都在過去狀態下努力「撐」到今天。

其實葉永鋕大我兩三歲,他離開的那年是國三,我國一,12歲。
原來我們都在那背景下都「死」了。